古时书院,以江西为盛;江西书院,以上饶为盛。鹅湖书院为古代江西四大书院之一,位于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鹅湖镇鹅湖山麓。鹅湖书院有着800余年的悠久历史,在宋时被列为“四大书院”之一,藏书量最高曾达三万余册,先后被两位皇帝题名赐字,宋理宗赐名为“文宗书院”,康熙亲书并赐“穷理居敬”匾额和“ 章岩月朗中天镜,石井波分太极泉”楹联,盛极一时。书院历经800年的沧桑,风貌依旧,格局完整,原状留存,是天下名书院实物遗存中,得以完整原貌保存至今的一处。鹅湖书院与吉安白鹭洲书院、庐山的白鹿洞书院、南昌的豫章书院齐名,并称为“江西四大书院”。中国江西网记者 邓丹摄
书院建筑群占地8000余平方米,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,坐南朝北,主要建筑安排在中轴线上。航拍鹅湖书院,书院四周有山有溪,环境幽雅。中国江西网记者 邓丹摄
书院虽在历史上几次被毁、近代也被废止,但自清以降,并无大规模损毁。这在中国书院中颇为难得。中国江西网记者 邓丹摄
鹅湖书院牌匾。鹅湖书院不仅仅是祖先留下来的文物古迹,更是弘扬中华文化的阵地,许多爱国教育、文化传承教学都会来这边举办。中国江西网记者 邓丹摄
据了解,院内设有“鹅湖之会与鹅湖书院”、“辛弃疾与铅山”等固定的展览、陈列。书院平均每年接待参加人数达6万多人次,其中仅接待海外专家学者及文化团体就达1万人次。中国江西网记者 邓丹摄
往【头门】进去,头门五开间,上面写着“敦化育才”。中国江西网记者 邓丹摄
进入大院,入眼便是【青石牌坊】。这牌坊可不简单,图案和雕塑都是有寓意的,比如石坊上有18尾倒立状的青石鲤鱼雕塑,那是寓“鲤鱼跳龙门”之意。经岁月打磨,牌坊已经不再光鲜亮丽,牌坊上的字都已经有些褪色。中国江西网记者 邓丹摄
18尾倒立状的青石鲤鱼雕塑。中国江西网记者 邓丹摄
据了解,在文革后期的时候牌楼差点被红卫兵毁掉 幸好当时的校长胆子大,居然给劝阻住了。中国江西网记者 邓丹摄
鹅湖书院建筑。中国江西网记者 邓丹摄
鹅湖书院建筑。中国江西网记者 邓丹摄
鹅湖书院内。中国江西网记者 邓丹摄
鹅湖书院的【讲堂】是三开间,敞厅,叠梁式。两边墙壁上分别写着忠、廉、孝、节四个大字。中国江西网记者 邓丹摄
忠、廉。中国江西网记者 邓丹摄
孝、节。中国江西网记者 邓丹摄
【御书楼】在书院南端的最高处,上方悬“穷理居敬”是康熙皇帝手书,还赐了对联,来彰显他阐扬理学之功。现在这里是空的,原来可是书院的藏书阁。中国江西网记者 邓丹摄
爬满青苔的古树、荒废的洗笔池,墙头瓦楞间的时光宁静清幽,到处都散发着温和淡雅的书卷气息。中国江西网记者 邓丹摄
辛弃疾和陈亮“鹅湖之晤”的雕塑。中国江西网记者 邓丹摄
【敬惜字炉】在“义圃”门旁,是焚烧字纸的炉子,警戒后人“读书当因敬而惜字”。中国江西网记者 邓丹摄
“文墨传真意,丹青吐芳华”,这座跨越千百年岁月的鹅湖书院有着强劲浓厚的文化脉搏, 这是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古迹。中国江西网记者 邓丹摄